《有人復仇有人復仇》[有人復仇有人復仇] - 第一章

絕學》賣得不好,還剩下了兩百多本,半個月前,師父背着書箱再次離開毒苗谷,打算到更遠的地方試試銷路。
誰說英雄豪傑就是大口喝酒、大塊吃肉的?
像我師父李拜天這樣的成名人物,還不是也得為一家老小的兩餐四處奔波?
不過話說出來,落到這般境地,也是師父自找的。
師父常說,若以他的武功和名望,在江湖上隨手拉個旗子創個門派,必然是從者如雲。
就算他什麼都不做,隨隨便便到哪個名門望族家裡住個三五載,對方也是巴不得的。
但師父偏偏選了一條怪異的、爆冷的人生—專門為別人培養仇家。
江湖多殺戮。
有殺戮就會埋下仇恨,埋下仇恨就會有人復仇,有人復仇就會繼續殺戮,然後再次埋下仇恨……結束「冤冤相報」的惡性循環有兩個辦法,一個是愛,一個狠。
愛,就是用大愛消除雙方心中的仇恨;狠,就是要一狠到底,斬草除根。
最要不得的,便是愛又愛得不夠,結果原來的仇恨沒化解,又衍生出新的情仇來;或者狠又狠得不徹底,半途良心發現,結果就留下後患,仇恨從此延綿無絕期。
所以,江湖上大多數關於復仇的故事,都源於一個「斬草沒除根」的開始。
師父最大的愛好,就是創造故事的開始,將那些被滅族的「獨苗」栽種成江湖裡的「毒苗」。
他每隔一兩年就離會開毒苗谷,暗中救下那些慘遭滅門的嬰孩。
他將這些孩子們藏在毒苗谷中,養育他們,教他們武功和江湖道理,待到他們武功大成,就將其送出山谷。
屆時,江湖中自然少不了一番腥風血雨。
江湖向來不是高風亮節的地方,無論正邪,但凡混出名號的,哪個的名聲不是用鮮血泡紅的?
哪個背後沒有一兩個仇家?
而師父收養遺孤時從來都不挑三揀四,也不分辨正邪是非,名門正派里的孩子他救,邪魔歪道中的孤兒他也留,總之無論是姦邪殘害忠良,還是俠客嚴懲惡徒,他都要插一腳,就是不讓人家「永絕後患」。
所以,黑白兩道都恨不能將他殺之後快,稱他為「後患李」,視他為眼中釘。
旁人眼中的釘子,卻是我們一眾徒弟們的恩人,他放棄榮華,整日粗茶淡飯勞苦奔波,全是為了我們。
換而言之…

待續...
猜你喜歡